返回網站

孩子們的慢性腹痛 - 淺談功能性腹痛

· 兒童腸胃問題,腦腸軸疾患
broken image

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很正常,蹦蹦跳跳,可吃可玩,體重也都有穩定在成長,卻時不時的抱怨著肚子痛。
有的孩子是在早上起來的時候,有時候是飯後,有時候伴隨著拉肚子。
斷斷續續這樣的狀況也持續兩個月以上了,

做過基本的X光,也掃過超音波,但都沒有什麼問題。

孩子很可能是「功能性腹痛」(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)

 

功能性腹痛的中心原因:神經敏感

「功能性」指的是孩子的腸道沒有阻塞、發炎或感染的問題。
儘管如此,這不代表孩子的痛是「心因性」,是「假裝的」。
相反的,孩子的疼痛是無比真實的。

broken image

腸道有著複雜的肌肉與神經在控制著,讓食物能夠從食道被順利送往腸道並得到適當的消化。有時候,孩子們的神經變得太過敏感,就算是正常的腸道功能也讓他們感到疼痛。孩子可以因為這樣的腹痛而哭泣,臉色蒼白,冒冷汗。學理上我們稱這種現象為「內臟痛覺敏感化(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)

導致痛覺敏感化的原因,從感染、壓力、過敏、遺傳、腸內菌,都可能有關連。
在新的概念裡,我們稱這一類的功能性腸胃疾患為「腦腸軸疾患」(Disorder of gut-brain interaction)。

broken image

回到腹痛本身,功能性腹痛其實非常常見,在研究中10~15%學齡兒童都有這樣的問題。亞洲過去的統計,整體高達15.8% 的孩子有功能性腹痛。

功能性腹痛要怎麼診斷?

功能性腹痛診斷最重要的是病史的詢問:疼痛什麼時候開始的?疼痛在哪個位置?發生在什麼時間點?跟吃飯有關係嗎?跟排便呢?每次疼痛會持續多久?家裡面有沒有人有類似的狀況呢?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,對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呢?

第一次就診的孩子,有時候我們就會花上10-20分鐘在了解病史。

接著,我們可能會依據孩子的症狀安排一些檢查。常見如X光、超音波、糞便篩檢,有時候也可能會做血液的檢驗。

但要強調一點是,功能性腹痛不是一個「排除性的診斷」,也就是有的人說的「檢查都沒有異常之後的診斷」。

在1990年代,一群專家認知到這類腸胃疾病的存在,並組成了國際學會訂定了相關的診斷標準。這是目前在功能性腸胃疾患最重要的學會「羅馬組織(Rome Foundation)」以及診斷標準「羅馬準則(Rome criteria)」的濫觴。20年來,新的研究者不斷的更新並深化相關的研究,在2016年推出了最新的第四版羅馬準則。

依循著羅馬準則,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跟孩子以及爸媽說:
「是的,你的孩子是功能性腹痛。」

沒有警示症狀的功能性腹痛,診斷不須過多的檢查

為什麼要強調不是「排除性診斷」呢?

因為有過太多經驗,為了想要找到診斷孩子們經歷了太多不必要的檢查,其中還不乏侵入性的檢查,如胃鏡和大腸鏡。

其實,利用詳細的病史詢問和有限的檢查,我們就可以區分出功能性腹痛以及其他的病理性原因了。

如果有下列警示症狀的話,我們應該要提高警覺:

broken image

但如果沒有警示症狀,初步的檢查也沒有異狀,我們應該就可以將孩子診斷為功能性腹痛,並給予合適的治療了。

這部分,我們下次再說